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燃气具是天然气转换中要点之一

燃气具是天然气转换中要点之一

作者:no1hack    转贴自:金陵晚报    点击数:12293


      随着“西气东输”、LNG等诸多大型天然气工程的建设投产,我国掀起了天然气利用的高潮。但由于天然气与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之间的不可互换性,天然气的广泛利用使一些原有人工煤气的城市不得不面临气源置换的课题,包括燃气输配系统的置换和燃气用具的置换。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致力开发天然气资源,并开始逐步进行人工煤气或液化石油气向天然气的转换工程。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进行了小规模的天然气转换,并且不断加大力度;1999年开始,济南利用中原油田天然气,开始对原焦炉煤气用户进行转换,上海利用东海天然气实现浦东地区的天然气化,并逐步向浦西地区延伸,2004年4月南京市也进入了天然气转换。


      天然气置换是一项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大工程,转换的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置换实施的合理顺利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实施中,大多采取了分区转换的方法。
      我们南京市的城市燃气原为直立炉煤气、水煤气,重油炉煤气、轻油炉煤气、以及梅山冶金公司的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其热值低、毒性大、污染环境、安全性小。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中、低压环网以及庭院户内管道为主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以及近40万户居民用户和诸多公建用户。为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南京市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引进天然气这一新型能源并建成投产了LNG气化站。以及建立健全了各高中压调压站。自2004年4月东阳门天然气接收站建立以来,就开始了全市由人工煤气置换成天然气的工程,笔者有幸耳闻目睹并参加了人工煤气置换成天然气这一为民造福的工程,在此做一点有关在转换过程中发现的燃气灶具的问题,发现在置换过程中燃气具的质量非常重要,下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请各位指教。
      城市燃气对改善人民生活和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燃气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燃气器具也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燃气器具的生产发展迅速,产品几乎遍及全国。现有不少厂家的产品不仅已成系列,而且品种繁多,性能日趋优良,结构更加完善。但对燃气器具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对有关器具的标准也在逐渐更新。1994年11月5日发布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标准,1996年5月23日发布了“家用燃气灶具”和“家用燃气用具的通用实验方法”等标准。对燃气用具提出了更高更合理的要求。
      本文以在最近两年中对原人工煤气转换成天然气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燃气器具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家用燃气灶具为例,谈一谈有关燃气器具的检测及改造问题。
      家用燃气灶具的种类繁多,其结构也因用途而有差别。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共性,即它们基本上由燃烧器、供气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点火装置和其他部件(如外壳、支架、灶盘和锅支架等)五大部分组成。
      燃气灶具不仅是燃气燃烧装置,而且还是一种传热装置,通过它把燃气燃烧发出的热量传给需要被加热的物体。因此,灶具的燃烧稳定性问题至关重要。如在国家标准中被定为A类不合格,应属于否决项目。如旧式铸铁灶及直排式热水器。
      燃气燃烧器的稳定性是指燃气在燃烧过程中,火焰清晰,不发生回火、脱火及产生黄焰现象。燃气燃烧时最理想的火焰是燃烧所形成的火焰是稳定的,并且呈浅蓝色;火焰有内外两个焰锥,轮廓很清晰,仔细观察时内焰锥呈青绿色,外焰呈紫蓝色:燃气灶的每个火孔上形成一个内焰锥、外焰锥,汇合起来形成大的外焰锥,整个燃气灶火象——朵盛开的浅蓝色的莲花。
      然而,在人工煤气或液化石油气转换成天然气以及港华燃气公司的维修人员在为用户维修服务的实践检测中,我们发现有些灶具常会出现黄火,即黄焰。黄焰是煤气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出现黄焰不仅浪费燃气,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供给—次空气量太少,风门开到最大也无济于事。其次是燃烧器喉管内有赃物。必须将气源断开,拆下燃烧器,用毛刷刷净粘附在混合管内的铁锈、尘埃或污垢,有时还需用小锤轻轻敲震头部和混合管,把杂物震落倒出。出现黄焰现象的第三个原因是燃气中有时会有颗粒状物质或燃气质量不好。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严格按标准规定的用气等要求进行检测,时刻关注气源的压力变化,以便准确地出检验判断。第四个原因是混合管与煤气燃烧器喷嘴不在同一条轴线上,对煤气气流产生干扰、从而在煤气燃烧时出现黄焰,这主要是装配质量差造成的。消除这种现象,只要将其摆正对齐,重新调整:使二者在同一轴线上,黄焰就会消失。出现黄焰的原因还有种种,这就需要灶具的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同时要加强出厂检验,及时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对于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试验用气条件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现象及时分析总结,以确保燃气用具的产品质量。
      燃气用具燃烧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燃气燃烧火焰的好坏。燃烧性能差,不仅得不到理想的燃烧火焰,而且浪费煤气,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严重时会造成中毒事故。因此,检查灶具的热工性能,鉴定其是否符合标准就更为重要。其热工性能包括:灶具热流量、热效率及烟气中CO含量等项目。
      在转换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企业,用增加锅支架高度的办法,来片面地追求降低烟气中CO含量,而不是从灶具综合性能来考虑,以致于有些企业的灶具热效率离标准要求相差很远,仅有30%左右。
      所谓热效率是指被加热物体实际吸收的热量与煤气燃烧产生热量的比值。针对热效率问题,我们发现除了受灶具结构直接影响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选用锅的大小、形状、重量及锅的材料;锅内水的重量及水的开始温度和被加热后的终了温度;测定时的室内气象条件;锅底与燃烧器火孔的距离等。
      同样的燃气测定同样的灶具,由于采用的锅、水量和水温不同,热效率值也会不同,甚至在冬天与夏天测得的热效率值也有差异。有的时候在检查时,不论热流量如何,只使用一种锅,还有的时候使用不同的锅,而是用一种蒸锅(蒸锅的直径上下不一样),或是较大的锅,因为灶具大部分热量是传给锅底的,传给侧壁的热量仅占15~25%,所以选用大锅测量的热效率值往往偏高,会造成误判。
      另外,锅底与燃烧器火孔距离的大小要适当。如果距离太小,因二次空气不足产生不完全燃烧,就会压火,既浪费燃气,也污染室内空气。若距离太大,则热量不能有效地传到锅底,同样也浪费燃气,使热效率降低。最合适的距离是锅底稍低于火焰的顶部,即锅在火焰高度的三分之二处。在这个位置上,火焰强度最高,火力最旺,因而也最省燃气,热效率也会最高。
      由于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与天然气的特性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用人工煤气灶来烧液化石油气。也不能直接用液化石油气的灶具用于天然气。从它们的特性来看,三种燃气的热值不同,燃烧速度、理论空气量、压力、比重均不同,而设计灶具时却是根据其各自的特性来决定灶具各部尺寸的,若将液化石油气气源用于人工煤气灶具,那么会由于一次空气量严重不足,点火后使液化石油气不能充分燃烧,从火孔喷出长而无力的黄火焰,同样人工煤气的灶具不能用于天然气的使用。因此,区分不同燃气气源的灶具是十分重要的。
      有关国家标准专门针对灶具型号做了规定,其中“Y”表示液化石油气,“R”表示人工煤气,“T”表示天然气。其他燃气具是不能用于天然气使用的。然而,我们在市场发现,有些商店的售货员不懂得如何区分人工煤气灶和液化石油气灶具、天然气灶具。这些现象是十分危险的,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免造成事故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