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民刘先生发现自家管道燃气表出现故障,不能显示用气量,管道燃气公司接报后给刘先生的燃气表更换了电池。几天之后,燃气公司又给刘先生免费更换了新的燃气表。问题是,更换电池后旧表显示还剩余20余立方米燃气可用,但换新表后则被告知已透支使用500多立方米燃气未交费。到11月13日,刘先生已经被停止供气3天。
旧表换新表 剩余变透支
12日下午,记者在刘先生家中看到了已经更换的新燃气表,新表的数字也已归零。刘先生说,11月1日长湖路发生燃气泄漏事件以后,家里的燃气也受到影响。“当日不仅气压很小,而且燃气表上的电子表也不显示了,我以为电池没电了,就自己更换电池,但仍不显示。”刘说,11月2日一早他就致电管道燃气公司,对方随后派人到家进行维修。在工作人员再次更换电池后,燃气表上电子表显示还有23立方米燃气可用。同时,刘被告知,燃气表安全性出现问题,须更换新的燃气表。
11月8日,管道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刘先生免费更换了一个新表。刘说,在拆下来的旧表上显示还剩余20.1立方米的燃气,这名工作人员说要把旧表和燃气IC充值卡拿走,待核实清楚旧表上的数字后,再把这些燃气返还到他的账户上。在核实期间,预留1立方米的燃气供刘使用。
刘先生说,11月9日他接到燃气公司客服电话,对方称从他家拆出的旧表出了故障,表上显示的剩余20.1立方米燃气是不存在的,不但如此,他还透支使用了500多立方米的燃气。所以,必须先交清透支的500多立方米燃气的费用,才能恢复供气。刘先生对此很想不通:“我的燃气账户怎么突然从剩余的状态变成了透支?”
气表出问题,用多充值少
据管道燃气公司办公室的江女士介绍,一块燃气表上有两排数字显示燃气用量。上排是机械表的数字,下排数字是电子表的,充值的燃气立方米数和剩余的气量一目了然。若燃气表运转正常,机械表和电子表计算出来的燃气用量应该大致相等。如果两表计量出现不同数值的误差,应以机械表的数椐为准。
江女士说,刘先生旧燃气表上机械表显示的数字是正常的,而电子表因为出现故障一直显示还有剩余,导致由电子表控制的阀门未能关闭,而用户就在未充值的状态下一直能使用。
13日下午,江女士对记者说,客服人员告诉刘先生透支的数字有误,刘先生透支的不是500多立方米,而是100多立方米。她通过查询燃气计量系统后向记者提供了刘先生使用管道燃气的一组数据,证实有129.84立方米是未付费而使用的。
检测不公开 用户有意见
刘先生认为,管道燃气公司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旧表的检测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缺乏公正,“如果真有问题,也应该把旧表拿到技术监督部门去检验,而不是管道燃气公司自己说了算”。
江女士说,如果刘先生不相信管道燃气公司提供的数据,可以把旧表拿到权威部门进行检测,“他实际用了多少燃气,心里应该有数的”。
江女士说,因为刘先生透支了燃气,所以必须要交足透支的燃气费后才可以恢复供气。即使在刘先生确认透支燃气之前,要想恢复供气,也须先交钱充值,因为新表也是刷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