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杭州市部分写字楼改装天然气管网遭遇供暖不足

杭州市部分写字楼改装天然气管网遭遇供暖不足

作者:no1hack    转贴自:浙江在线    点击数:314


    天气越来越冷,杭城不少写字楼开始进入“暖气时代”。不过最近,在一些写字楼,那些早已习惯冬暖夏凉的杭州白领们,正在历经一场“煎熬”:办公室的暖气不暖了。
  中大广场突然断暖
  11月16日是周一,在中大广场A、B、C三幢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又冷又失望。他们原本以为,经过一个双休,那股神秘消失的暖气会被重新“点燃”。
  暖意最早失踪是在上周五。办公室文员李小姐说,那天像往常一样穿着裙子、丝袜,开车赶到办公室,打开空调,结果吹出来的并不是暖风。“一整天坐下来,冻得牙齿直打哆嗦,后来听说是暖气供不上。”李小姐说。
  A座29楼的陈小姐,都被冻得拉肚子了,她隔壁的几个女同事,也不断打着喷嚏。
  “我把办公室的中央空调一直调到最高。结果,办公室里的温度计显示为10℃。”陈小姐说。
  最近几天,中大广场写字楼里的3000多名白领,第一次在办公室尝到了捱冻的滋味。QQ群里,诸如“快冻死了,暖气去哪里了”的“声讨”不绝于耳。
  OL为保暖甩掉短裙丝袜
  迫于办公室的寒冷,这两天,中大广场写字楼里的时髦白领小姐们把裙子、丝袜扔在了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压在箱底的羽绒衣、棉袄等冬衣。
  11月16日傍晚,中大广场电梯里,记者看到,出入的年轻女白领们,个个裹着厚实的长棉袄、羽绒衣。“往年冬天即使下雪,我们这儿的女孩子很多都穿裙子、丝袜。”门口保安说。
  姑娘们还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抱热水袋取暖,还可以往肚子、膝盖、肩膀等部位,贴几个“暖宝宝”。小伙子就显得有些拘束了,有个小伙子冻得实在受不了,又不好意思抱热水袋,干脆拿杯热水暖手,等水凉了放到微波炉里加加热继续暖手。
  供气不足导致大楼不暖
  是锅炉出现故障,还是供暖管网坏掉了,难道是去年新安装的天然气供暖设备设计不合理?
  各种猜测和质问涌向中大广场的物业公司,他们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中大普惠物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周六,他们已请来一拨专业人员检查过,结果发现供暖设备、锅炉都没有问题。
  11月16日,答案终于出来了。白领们在中大广场底楼看到一则公告:“……受减压供气影响,大楼空调效果无法达到正常值……同时请楼内各物业使用人在开启中央空调的同时务必关闭门窗,节约有限能源,也请各位多穿衣裤,防寒保暖。”
  中大普惠物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均告诉记者,去年底,中大跟杭城众多写字楼一样,把办公楼的热水管网改成了天然气管网。
  “但现在因为供气不足,我们的供热锅炉热量烧上不去,最终导致大楼不暖和。”周均说,“最近我们准备用油加热锅炉,以缓解暖气不足的压力。”
  呼吁全民节约用气
  11月16日,记者联系上杭州燃气集团。据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主城区平均每天供气量达80多万立方,但实际上主城区每天使用的量达到98至100万立方。而温度每下降一度,杭州民用天然气需求量就会增加两三万方。
  由于气温骤降,燃气集团近日启动了供气应急预案。13日,给主城区的中策、万里、天马等4家工厂企业发出限供通知;14日开始,燃气集团对下沙的新奥等6家工厂企业停止供气。
  但即使这样,主城区的供气缺口仍然没有根本缓解。“我们供气要首先确保民用、学校、事业单位、医院,其次是商业单位。”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如果上游气源需求不能减少,缺气警报会一直持续。”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只能期盼北方天气早日转暖。”
  这场天然气危机何时能够安全度过,这个问题,暂时无人能回答。我们能做的,只有呼吁全民节约:希望宾馆饭店能把暖气的温度调节到18O℃以下,普通居民家中,大容量的天然气取暖装置,最好不用或者减少使用,空调温度不高于20O℃,尽可能不用地热、散热装置,烧饭时尽量用小炒,少用炖、煨、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