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实施白浅110井储层改造方案的西南油气田公司科研人员喜上眉梢,因为该井应用“连续油管水力喷砂压裂”技术改造储层后,8月10日投产,日产气约8000立方米,从而跻身白马庙气田高产井行列。此次储层改造,为提高类似气田的储层改造水平、实现效益开发积累了可贵的实践经验。
白马庙气田有多套储层,虽然埋藏浅、探明储量较大,但气井稳产时间短,属于“低效难采”气田。在白浅110井钻进过程中,西南油气田科研人员发现,主力储层有3套储层段。于是,经过缜密的思考、分析、研究,科研人员提出应用“连续油管水力喷砂压裂”连续施工3套储层的设想。尽管国内没有先例,但西南油气田科研人员经过深入研究,精心地设计出施工方案,于7月23日付诸实施。
加砂压裂酸化是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通过提高储层渗透率提高单井产量。压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储层形成裂缝;酸化就是压裂地层后挤入特制的酸液,通过化学反应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加砂就是在酸液中混入特制的固体微粒,支撑裂缝。
白浅110井的储层改造与通常的压裂酸化相比,有形的区别是应用了“连续油管”以及与之配套的自主研发的特殊工具、不酸化,无形的区别是应用了“水力喷砂”理论。连续油管形如自来水管,似绳子缠绕在大型汽车的轱辘上。完成下部储层的改造作业后,提升一段连续油管,再实施另一储层的作业,1天内可完成3套储层段的施工。如果采用通常的加砂压裂方法,至少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
白马庙气田堪称西南油气田探索低效难采气田规模效益开发的“试验田”,曾经开“水平井加砂压裂”提高单井产量先河,用天然气作“泥浆”钻成我国第一口水平井——白浅111H井。西南油气田有关专家称,应用在白浅110井的储层改造技术是世界油气工业的尖端技术,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储层改造技术有导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