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俄罗斯等国也不甘落后。
俄罗斯为尽快重返伊拉克石油市场,夺回卢克公司与萨达姆政权签署的开采西古尔纳油田(储量估计有110亿桶)合同,主动与伊拉克签署正式协议,废除了萨达姆时期129亿美元债务中的65%,并称伊拉克经济如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标,剩下的45亿美元也将在2009年分两期免除其中的80%。俄还打算在伊拉克投资40亿美元,其中就包括石油领域。而伊拉克政府已答应给予“特殊关照”。此外,土耳其、印度、以色列准备借伊拉克石油开发,加强地区能源合作。今年初,土耳其开始研究伊拉克北部气田与地中海港口尤穆尔塔利科天然气管道连接的可行性,并计划通过油轮向以、印出口伊拉克石油和液化气;印度Reliance Group公司正与雪佛龙合作,在伊拉克北部石油领域活跃。美国为加强这三大地区盟友的横向联系,同时切断土、印与伊朗能源联系,对三国能源合作规划鼎力支持。
中国公司仍有机会
据西方媒体称,美国曾向伊拉克政府施压,让其给予美国在伊战中的盟友好处,惩罚那些不支持伊战的对立国家。鉴于中国曾在伊战前反对美国动武,中国公司在重返伊拉克石油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但综合分析,中国仍有拓展空间。
首先,伊拉克石油市场庞大,现有80个已发现但未开发的油田,个个储量可观,即使小油田也有十亿桶储量,西方公司不可能完全垄断如此大的市场。
其次,目前伊拉克政府不断要求美国明确撤军时间表,议会搁置石油法案,民众对欧美石油公司耿耿于怀,表明伊拉克政治自主意识正日趋增强,不愿完全听从美国意志,而石油开发商多元化是伊拉克必然追求的发展方向。
第三,中国是政治大国和潜力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而且中国公司与伊拉克合作渊源较长,尤其在老油田开发上有技术特长,这些优势都是伊拉克未来招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2006年10月,伊拉克石油部长沙赫雷斯塔尼访华时就保证,“一切与伊拉克签订的有关石油方面的合同,无论是在萨达姆时期还是在此之后,按照伊拉克议会发布的有关天然气与石油的最新法规,都将得到审核。”
当前,伊拉克仍是全球最危险的地区,中国跟美英不同,在当地既无驻军,也非联军成员,进驻开采油田风险很大,但从长远出发,中国必须尽早重返伊拉克油田市场。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