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两家公司就在俄成立了“东方能源”,该公司的业务在俄罗斯境内展开,其主要任务是勘探、开采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但两方的在华企业却迟迟不见踪影。 直到去年年底,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尔盖·博格丹奇科夫曾向外界表示,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在进行在中国天津建一座合资炼油厂的技术经济论证。 “为了实施这一项目,双方成立了合资企业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这一合作尚有悬念。“该项目的具体合资比例还未确定,中方希望俄方最多占30%,而俄方则认为俄方最少要49%。” 无论股比如何,“这一合作对于双方来讲都是一个双赢”时。平安证券分析师张国君认为,但其长期收益大于短期收益。 按照今年的原油价格,炼油板块成为石油企业不折不扣的心头之痛。据中石油中报,今年上半年,炼油与销售板块亏损590.15亿元。 然而这一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如果把油品定价权交还给企业,炼油板块就不会亏损。”国金证券分析师刘波认为,按照正常情况一吨原油的炼油利润应该是200元人民币。 照此推算,天津炼油项目的年利润额是30亿人民币,而其营收则更加巨大。仅按照9月上海燃料期货的成交价格4500元/吨,每吨原油成品油出油率70%计算,这一项目的年营收就达472.5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认为,相比利润和营收,俄方更加看重的是中国市场。“虽然俄罗斯油企现阶段并不缺少市场,但是他们也看到,如果没有中国的原油消费的大幅增长,整个世界的原油市场将是另外一副样子。” 事实上,未来中国的油气消费量还将大幅增加。以林伯强的观点,中国油气市场在未来十多年内,至少还有1倍的增幅。其立论的基础是,国际人均油气消费量是600公斤/年,而中国这一数字仅为300公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