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作何理解成争议点
审判中,7名被告请了11名辩护人为其辩护。庭审中,罪名所涉及的“公众”作何理解,成法庭争议焦点。
“吸收他人存款,既可能属刑事法律关系,也可能属民事法律关系。”浙江求是园律师事务所律师叶智兴认为,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吸收存款对象必须具有广泛性、不确定性和公开性,叶智兴认为,被告杨志昂共只向9人借款,人数不多,且局限于亲友,属合法民间借贷行为,不属于刑事犯罪。
公诉机关认为,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以借款方式、用途来认定。杨志昂“借款”支付利息高于银行数倍或数十倍,并均用于放贷以获取高额利润,是与低息借入高息放出完全一致的“钱生钱”行为。
庭审中有律师根据林卫平等人的认罪、悔罪、立功等情节,提出适用缓刑的意见,其中另两名辩护人为杨志昂、徐玉兰作无罪辩护。
当天下午4点50分,庭审结束,法庭宣布将择期宣判。
上一页 [1] [2]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