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保持正常发展状态,没有出现所谓的‘倒闭潮’、‘民工返乡潮’。”昨日,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出口型企业确实造成一定影响,但东莞目前遇到的问题与全国面临的问题一样,并没有外界想像得那样糟糕。昨日下午,广东省新闻学会会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社长梁国标,带领由《羊城晚报》、《新快报》、金羊网、新浪网等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访问东莞。梁国标表示,此行主要目的是向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东莞”。
“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倒闭潮、民工返乡潮、老板“走佬”……2008年10月和11月间,流言和恐慌笼罩在珠三角上空,而东莞正处在传言的“风暴眼”中。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刘志庚表示,当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的企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媒体和网络上各种讲法都有,但许多情况并不属实。
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出口型企业究竟带来了多大影响?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志庚和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坦承:尽管受到一些影响和冲击,但未动摇东莞产业基础,东莞的主体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以及骨干龙头企业影响较小。
刘志庚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全市出现了出口增速放缓、合同吸收外资下降、企业倒闭增加等问题,“但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美国人在帮我们调整产业结构。”江凌表示,东莞所受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一是订单减少。由于东莞企业生产的产品70%销往欧美地区,1-11月,出口型企业订单减少两成,不过,总体来看,危机对东莞产业主体影响不大。二是资金紧张。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境外银行受危机影响开始惜贷,欧美零售商贷款支付能力下降,以及企业互信降低、接近年终支付压力增大等造成,进而造成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三是信心不足。一些企业对金融危机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不乐观,导致出现少量减资等现象。
“明年是东莞最困难一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