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虽然拥有世界前五大天然气资源国家中的四个,但由于对天然气设施的投资不足使其面临成为天然气纯进口国的危险。根据摩根斯坦利报告,中东地区因有限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能源需求。自全球2000年日消费量达到480亿立方英尺以来,中东地区的消费量一直占有23%的比例。
其他一些大的油气生产国也正在经历由能源消费增长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压力。过去不被重视的天然气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比石油更优质、清洁和有效的能源。
根据MEED公司的报告,海湾国家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在2007-2012年平均增长6.6%, 主要用在电力和化工生产,天然气回灌。至2015年该地区每个国家对于电力的需求将达到60000兆瓦,每天的淡水净化量将增长一倍达到每天50亿加仑,天然气需求将增加80%。此外,一些国家为保证成熟油田的产量需要对其大量回灌天然气。伊朗每天用于回灌的天然气达到20亿立方英尺。
伴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政府需要在短期内对基础设施大量投资以避免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这也暗示在中长期内国际市场上天然气的短缺。
因为极小的经济收益,对天然气管道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非常少。在很多中东国家,终端客户使用的天然气价格不足1美元每百万英热(btu), 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同样也鲜有大型的跨国天然气项目。最著名的就是阿联酋从卡塔尔北部油田购买天然气的“海豚”计划。今天,由于中东国家自身能源供给的紧张,天然气价格低廉的时代已经结束。
中东地区的天然气开采难度要明显大于北美。一套新的适合当地的开采技术正在逐步采用。例如,中东地区的天然气属于酸性,仅此就大大提高了开采成本。
能源顾问公司(PFC Energy)报告称,该地区天然气生产的最大障碍就是过低的价格。增加天然气开采所带来的能源总体成本的提高,给政府部门的预算也带来更重的负担。尽管对于经济增长有碍,但是对天然气开采实施政府补贴也是必需的。
中东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在逐渐改变。继2005年取代印尼成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以来,虽然卡塔尔本国的需求量很小,但当未来的出口量达到每天160亿立方英尺的时候,卡塔尔的日子将不会比那些进口天然气的国家好过。
摩根斯坦利转发卡塔尔能源部的声明,对本国用户特别是工业用户的供给安全将被优先考虑,国际市场的天然气供应将进一步限制。这也印证了摩根斯坦利对于未来国际市场天然气紧缺的报告。
阿联酋正在采取措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但是天然气储量稀少和酸性导致开采的时间和成本大增。阿也不太可能成为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特别是早前壳牌公司与迪拜签订了长达15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