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仅有好的材料,对建好西二线仍然不够。
西二线西段线路实长2745公里,穿越隧道10条、大中型河流36条、公路铁路109处。仅新疆天山果子沟一处就集中了7条隧道,其中控制性工程――――果子沟1号隧道,总长度达到7926米,施工难度之大、困难之多,实属罕见。另外,沿线地质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同时开展多资源、多专业、多环节、大范围的组织协调,建设管理难度超乎寻常,挑战也前所未有。
这是一项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充满挑战的浩大工程。西二线的施工人员们,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严格遵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原则,在设计与施工中潜心钻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克服了种种困难,创出了“中国速度”。
位于霍城县的果子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在不到20公里的峡谷里要穿越7条隧道,每一处隧道都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冰雪覆盖期一般在240天/年以上,极端低温天气接近零下40℃。仅2008年冬天,就发生大小雪崩20余次,给管道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西二线的建设者们因地制宜,首次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采用柔性雪崩防护措施,仅用17个月,就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隧道群穿越,创新中国工程和管道建设史上的多项纪录:1号隧道中线贯通偏差不足3厘米,创下日优质掘进14.5米的纪录;创造了400米高差、38道回头弯的世界建设奇迹。
再拿焊接技术为例,焊接技术是整个西二线工程的关键技术,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西二线的工程质量。中石油在西二线工程上首次大规模运用全自动焊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比原有的半自动焊技术速度快、质量高,而且对焊工身体伤害小。正是这项技术,令西二线工程自2008年2月22日开工以来,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8.6%,以高出招投标8.6个百分点的成绩书写了我国长输大口径管道焊接工程质量的最高水平,将中国的焊接水平提高到了国际水准。其中“管道双焊头单面焊双面成型全位置自动焊接设备”项目向国家申报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形成专有技术4项,自主开发软件4套。以该项目技术为基础的PAW3000型自动焊机的焊接效率大约比单焊炬自动焊机提高40%―50%,在同样的设备配备数量条件下,日焊接量可提高30%―40%。而在同样的日焊接量前提下,机组的设备配备数量可减少约30%。另外,由于具备单面焊双面成型根焊的能力,还可以节约大量进口同类国外设备的外汇。
像这样的例子在西二线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西二线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多个纪录:X80钢管自动焊、半自动焊、连头焊、返修焊等焊接工艺,刷新了世界管道焊接的新纪录;西段工程施工中,共有2.24万道焊口,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8.73%;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CRP全自动焊接工艺,在新疆段施工中,还创下了连续2048道焊口一次焊接合格率100%的世界先进水平。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