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管道燃气供应量30年增长36倍
[ 来源:北京电视台    更新时间:2008/11/25   ]
    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新闻):民以食为天,食以火为先。改革开放以来,燃气由“稀罕玩意儿”变成大众能源、清洁能源,首都管道燃气供应量30年增长36倍,管道燃气用户30年增长47倍,北京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清洁城市。
  记者:这里是北京焦化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是北京最重要的人工煤气供应单位,2006年焦化厂停产,如今它正在建设遗址公园。改革开放30年来,焦化厂的繁盛与转型正是北京燃气事业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北京焦化厂 老职工李桂树:58年开始筹建,主要供应使馆饭店,北京市民开始使用煤气是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
  北京市民  祝永堃:每次用(液化气)你还得算计着,用半截也许没气了。
  改革初期,能源供应紧张,灌一瓶液化气要排5个小时的长队;不少楼房建成后通煤气得等上两三年。直到1984年,北京形成东南部焦化厂、东北部751厂、西部首钢三方供气的新格局,供应紧张局面才逐步缓解。人工煤气用量最高峰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占北京供应总量八成的焦化厂年供气达到6亿立方米。
  北京焦化厂老职工  廖抗祥:那个时候煤气量就从80万立方米每天增加到120万到140万立方米。
  伴随需求的增加,环境问题暴露出来,立足长远发展,北京决心选择清洁能源。1987年,华北油田天然气进京了。
  原天然气公司  经理  张元善:市政府下的决心就是在1987年底必须把第一个用户要通上气,那么第一个通气地点选择了北京大学。真是当时的百姓非常高兴。
  北京市民:自从(1989年)使上天然气以后(做饭)环境变了,火感觉比原来也干净也冲,所以家里做饭的活主动就给揽过来了。
  根本性转变发生在1997年,陕甘宁天然气披荆斩棘860多公里落户首都,彻底解决了北京气源长期不足的问题。2002年,陕气进京管线建设完成;2005年,陕京二线通气,北京形成19.4亿立方米储气能力。2006年7月,焦化厂停产,人工煤气服务首都48年后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网天然气化的大型城市。北京燃气供应也因此实现了由便捷到清洁的跨跃。
  北京燃气集团副总经理  马宁:1997年天然气进京以后我们大量置换了原来的人工煤气用户,累计置换了80万户,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
  从1978年到2008年,北京管道燃气年供应量由3.1亿立方米人工煤气(按热值折合1.1亿立方米天然气),增长到近40亿立方米天然气,30年增长36倍。管道燃气用户由7.5万户增加到350万户,30年增长近47倍。预计2020年,天然气年供应量将再增加两倍,达到120亿立方米,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
  【百姓心语】
  市民:清洁安全高效,天然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
  马宁:保证全市燃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同时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和人居生活的改善。
 上一篇文章: 黄石市举行大规模燃气泄漏演习
 下一篇文章: 美林维持北控买入评级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