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石化在陕西榆林组织召开致密低渗透气田应用水平井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石化总部、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斯伦贝谢公司、哈里伯顿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致密低渗气藏大多处于效益边际,单井产量提高是保证开发效益和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鄂尔多斯、四川盆地低渗气藏单井自然产能低,大力发展水平井是高效开发复杂油气藏特别是低渗透、稠油和裂缝性气藏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油藏类型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如何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和单井产量,高效开发边际油气田,已成为石油行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水平井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老井中侧钻出8米长的水平井眼,标志着水平井技术初露端倪。至2004年,国外水平井数量已超过4万口,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69个国家。
中国石化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用水平井进行勘探和开发。1991年,胜利油田与美国合作完成的第一口科学试验水平井埕科1井,拉开了中国石化大规模应用水平井开发的序幕。
目前,水平井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整装、断块、边底水、稠油、低渗透、特殊岩性等油藏,特别是在复杂断块、稠油、低渗透等边际油田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水平井技术在致密低渗透气田的探索和试验也获得较大的进展。
截至目前,华北分公司大牛地气田和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气田已经完钻水平井22口,已在自然建产能、压裂改造建产能上实现了突破,并初步形成了钻井地质导向和储层保护技术。其中,大牛地气田在致密低渗透储层的Ⅰ类气层可用长水平段不压裂自然建产,并且已应用于产能建设中,平均单井产量是直井的2~3倍。Ⅲ类气层水平井压裂试验取得成功,正准备应用于2009年的水平井产能建设中。Ⅱ类气层压裂工艺正在全面深化的试验中。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