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油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油气已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和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承担着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责任。面对新发现油田的规模逐渐变小,低压、低渗、薄层稠油储量比重不断增加,勘探开发技术难度日益加大,资源接替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必须大力推动水平井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油气产量和采收率。可以说,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有效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水平井技术的条件 水平井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石油界迅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的一项综合性配套技术,它包括物探、油藏地质、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钻井与钻井液、测井和完井、测量仪器以及采油(气)技术和工艺等一系列重要的工程领域,是跨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水平井技术以提高油气产量和提高油气采收率为根本目标,20多年来国内外大量水平井案例充分证明水平井技术是石油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为石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第3个钻水平井的国家。从 “八五”期间国家将“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列入 “八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后,经过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多年坚持不懈的攻关试验和国外先进测量技术和工具的引进,水平井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已经具备部分测量工具的研发制造能力,水平井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正在成为油气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 从完成井来看,水平井平均产量是直井产量的3倍以上,经济效益巨大。水平井技术在塔里木哈得逊油田使常规技术不能开发油藏得到了有效开发,建成了200万吨的产能。辽河油田大规模应用水平井技术使得许多老井和躺倒井得到了有效利用,稠油开发效益明显提高。大庆油田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发超薄油层,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四川在高含硫地区应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培育了多口日产天然气200万方以上的高产井。冀东油田通过实施水平井,实现少井高产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地建成了40万吨的产能。 近年来的实践充分地说明,水平井技术是实施油田高效开发,加快增储上产的步伐,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实现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的重大技术之一。水平井技术已经日臻成熟,成效显著,已经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规模应用水平井技术是提高油气开发效益的必然要求 规模应用水平井技术是降低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必然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已经使得水平井成为各油公司提高油田开发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美国、加拿大每年水平井数量占总井数的6~10%,成本和产量分别是直井的1.2~2倍和4~8倍,效益十分明显。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油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在今年七月召开的南戴河领导干部会上提出要在2006年实施500口水平井工程,通过明年500口水平井的规模性实践和锻炼,集团公司的水平井技术和工艺会更趋成熟,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油层钻遇率会更高。 水平井技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产能建设速度,提高采油效率,增加可采储量的最现实的有效手段之一,大力推广应用水平井技术对加快油气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集团公司要实现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既需要丰富的油气资源做后盾,还需要工程技术的强有力支撑。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需要有强大的工程技术作支撑。钻井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众多工程中的龙头。水平井技术在钻井行业最具代表性,它已经在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量、提高采收率、实现贫矿有效开发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外油田服务公司都把水平井作为满足油公司的需要、抢占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和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之一。 水平井技术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应用规模逐年增大。水平井技术已在边(底)水油藏、稠油油藏、裂缝油藏等几乎所有类型的油气藏得到应用。截止2005年,中石油共完成水平井646口,其中2000年~2005年完成水平井 487 口,占水平井总数的75.4%。特别是2005年水平井将突破200口,是一个大的飞跃。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逐步形成了水平井优化设计、井眼轨迹控制、钻完井、电测射孔、取心等综合配套技术,在10多个油田先后钻成多口长、中、短半径水平井,取得多项重大技术成果,为大规模应用水平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平井作为油气田开发的一项成熟、适用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得到推广应用。目前,水平井技术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13个油田均已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特别是塔里木油田塔中及哈得4油田采用水平井整体开发,提高了开发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各油田应用水平井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