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深圳市管道天然气正式销售价格听证会在市物价大厦举行,近4个小时里,20名听证代表有赞成调价,也有反对声音,观点时见交锋。
对于管道天然气的价格安排,大多数代表的意见是不赞成调高居民、公福和学校用户的价格,对工商用户的价格上调幅度也不宜过大,以降低社会负担,保证深圳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在低价气气源的分配上,多数代表认为低价气在未来几年的采购量增长幅度高于社会需求,因此气源分配上要优先考虑居民、公福和学校用户的需求,富余的平价气才供应工商业用户。
市燃气集团 提交两套调价方案
自去年11月起,深圳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试行价”,试行价中居民用气价为3.50元/立方米。根据市燃气集团提交的听证报告,对比试行价,两套方案的居民用气价格均略有上涨,每立方米分别上涨0.29元、0.36元。
市燃气集团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两套方案,并就方案中的价格比试行价高做出了解释:首先,目前从现货市场采购的高价气比重已远远高出原先制定的计划。其次,当初的市场采购价是3.18元/立方米,而现在气价已高达6.59元/立方米。且上述两方面因素还在加剧。采购成本增加了,重新审核的价格也就比试行价有所提高。
反对涨价方 不用采购 高价气
声音一:低价气够用为何还要采购高价气,导致成本增加?
代表冯江认为,燃气集团在报告中说,采购高价气比例成逐年上升趋势,是造成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是根据深圳燃气集团提供的数据,80万户深圳居民年用气量是10.43万吨,而2008年广东LNG供应深圳用气是17.57万吨,也就是说多出了7.14万吨,低价气够用,为什么还要去采购高价气?
来自媒体的代表肖雄也认为,深圳市天然气气源结构由低价气跟高价气组成,低价气占到80%多。按照燃气集团跟澳大利亚签订的合同,以后每一年的低价气供应量是逐年增加的,也就是说这个成本是逐渐往下走的;另外2011年西气东输工程也会使深圳得到更多低价气的优惠,所以定价应注意这两方面的因素。
声音二:3.5元/立方米的价格下,燃气集团并没有亏损。
靳丽娟代表指出,在居民用户都使用不议价的低价气的情况下,在3.5元/立方米的价格下,燃气集团并没有亏损,否则不会申请上市,只是按照燃气集团的说法是没有达到预期利润,因此这次将居民用户的用气价格定为3.79/立方米不是为了止亏,而是为了赢得更多利润。
声音三:考虑到金融风暴等各方因素,此时不调或少调较好。
代表胡安建议定价可以稳定在原来试行价的基础上或稍做调整,理由是原来的试行价没有使企业亏损,深圳燃气集团还能够承受原来的试行价;此外,就当前经济形式看,此次向上调整价格的时机不好,此时不调或少调较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