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天然气发展的七大关系
[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更新时间:2009/4/21   ]

  天然气定价政策是关系到整个天然气价值链经济性的关键所在。定价政策要能够保证每个环节的商业可行性,即针对每一服务能收回所有的成本。它应为投资者提供与其风险相当的回报,同时应使终端用户改用天然气时有足够的积极性。天然气与其它可替代燃料的相对价值将最终决定其市场的大小。但是,中国的天然气定价政策一直以来采用的是成本加成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开发。因此,政府应鼓励采纳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天然气定价政策,而市场价值也应充分反映天然气相对于其它可替代燃料的优点。但是,作为过渡性步骤,也可以用成本加成法和市场定价法同时“两头往中间算”的定价方法。

    税收政策也是促进天然气发展的强劲有效的手段。政府需要确保天然气在其价值链各环节的税务负担(包括间接税与地方收费)相对于其它可替代燃料来讲是最低的。同时要用适当的财税政策来鼓励天然气行业的利润用于再投资。进口LNG 6%的关税,是因WTO谈判过程中将LNG与LPG相混所造成的,应当予以免除,使其关税与进口管道气的相同。大型天然气项目的VAT(增值税)也应当予以返还。同时,无论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都应制定财税政策以鼓励终端用户转用天然气。另外,对于煤炭或石油产品应课以适当的税率,以反映国家在能源多样化、环保和能源安全方面的政策考虑。

六、“理直”竞争与保护,政府监管与企业作用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国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初级阶段,当务之急是鼓励投资以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而不是首先引入竞争。如果在缺少基础设施之时,强行引入基础设施使用方面的竞争,那就会操之过急,同时也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在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以降低成本。目前在欧洲和美国实施的如“第三者准入”这样的竞争机制是基于天然气市场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施的,不能盲目照搬。

    中国天然气市场开发需要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额资金。但是,由于在起步阶段新建管道及LNG接收站工程都有巨大的市场风险,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来保证这类项目的商业性,并化解这些风险。国际惯例是对于此类项目给予初期的垄断权,并促使大型用户签署长期合同。同时,投资者也可以优先扩大规模,可以得到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当的回报。这些都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政府在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政府是政策和规则的制定者,而不应该是项目的管理者。它应致力于制定政策和法规框架。中国天然气行业尚处襁褓之中,需要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因此有必要考虑尽快颁布一个《天然气法》,以协调天然气行业发展上、中、下游各参与方的利益关系,为天然气整个价值链上的业务提供法律基础,保护天然气市场开发阶段的投资,并为天然气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注意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天然气监管能力方面的培养。

    良好的监管框架要基于良好的监管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所有监管过程的透明;对所有市场参与者一视同仁,不歧视外国投资者;监管者对于其行为(或者无为)负责;监管机构应对被监管的企业及政府保持独立。在中国的目前阶段,监管过程的透明度最为重要(比如对于项目立项及审批过程),可以通过及时的公众参与及增加公众对监管过程的了解来提高透明度。

七、“理直”天然气行业内与行业外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开发所遇到的问题远远超出了天然气行业本身,不仅需要业内人士的努力,更需要取得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业内的努力要注意系统性的做法,因为建立现代化的天然气工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一系列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技术规范与标准、商务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燃气设备及技术的开发等。西方有句格言:细节决定成败。许多看似细节的要素,任何一个如果没有到位,就会成为整个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应尽早颁布一整套现代化的天然气行业标准规范,以加速天然气设施的建设,避免将来管网和设备的返工修改。比如,天然气质量标准和不同气源之间可互换性标准的定义能促进多种气源的混合使用以保证供气安全;以热值而非体积来定价可以避免今后的商业纠纷。颁布这些标准能支持天然气设备生产的规模性,从而降低气价,增加竞争性,同时也能为将来全国范围的天然气设施一体化打下基础。

    业内的努力还要考虑保证供气安全。随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比例的不断增加,天然气安全已是整个国家能源安全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供油安全一样,供气安全可以通过气源的多样化和足够的储备来保证;如同供电安全一样,供气安全可通过在生产能力上,在系统的可靠性和配送能力上,以及在处理短期需求波动的现代化调度系统上,做充分的长期投资来加以保障。与石油和电力不同的是,天然气系统的刚性使得它的供应安全对于气源多元化及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向华东地区供管道气的同时,适当建设LNG接收站就是该地区供气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天然气行业外的支持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更为重要。许多对天然气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如定价、税收、环保、发电、城市规划等,都不是天然气行业内部所能决定的了的。

    总之,“理直”上述七大关系需要一整套协调一致且行之有效的国家天然气政策及监管框架。但仅此还不够,正如国际能源署报告所指出的,开发天然气市场给整个中国的能源政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国家能源政策,以“理直”天然气和非天然气燃料之间,天然气行业内外及上中下游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并协调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国家的能源政策必须能鼓励包括天然气在内的清洁高效能源的发展,以达到能源多样化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我深信只有在“理直”了上述七大关系时,天然气的终端用户市场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天然气供应各环节的商业可行性才能得到保障,国内外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中国的天然气行业才能茁壮成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上一篇文章: 潍坊市区燃气双线供应管网打造强势后盾
 下一篇文章: 同质同价应该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取向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